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应急救护 >正文
应急救护|钦州市红十字会持续实施红十字“救”在运河城志愿服务项目
2025-08-05

为深入贯彻“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全面提升群众应急救护能力,8月2日,钦州市红十字会在第十三中学举办党建宣讲暨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各中小学177名教职员工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

 开班仪式上,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沫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调应急救护技能是新时代公民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素养,广大青年群体应充分发挥体力充沛、学习能力强的优势,主动承担“第一响应人”职责,将急救技能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际能力,推动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构建起覆盖广泛、响应迅速的全民生命安全防线,为社会发展注入温暖力量。

 培训过程中,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团队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确保培训取得实效。理论教学环节,主讲老师系统讲解心搏骤停识别方法、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规范等核心内容,帮助参训人员夯实理论基础;实操训练环节,参训人员分组利用模拟人教具和AED训练设备,在助教团队的现场指导下,逐项练习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手法及人工呼吸、AED操作等关键技能,确保动作规范、操作到位。考核环节严格标准、从严把关,切实保障每一名参训人员都具备应急状态下实施有效救援的能力,最终177名参训教职员工全部通过考核,取得《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

此次培训是构建校园应急救护体系的重要举措。按照“系统抓、抓系统”、“以点带面、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我市正逐步推动实现持救护员证教师与学生1:50的科学配比,使每一名持证教师成为校园应急响应的关键节点,全面提升校园应对心搏骤停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2025年以来,市红十字会以“党建+”模式,创新一体推进党建宣讲、“三献”知识普及暨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打造了“阳光红会  情暖钦城”党建暨清廉机关品牌。特别是聚焦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精心组织实施红十字“救”在运河城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系统开展心肺复苏(CPR+AED)、创伤救护等培训课程,推动应急救护网络向企业、学校、社区全面覆盖,显著增强了城市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响应能力,为全市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项目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壮大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坚实支撑。

 红十字“救”在运河城志愿服务项目计划至2025年12月累计新增2.7万名持证救护员。截至7月底,全市已有超过1.7万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通过培训考核,为筑牢我市公共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