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融入城市安全血脉,织密街头巷尾的“第一响应”网络,8月8日,钦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党建宣讲、“三献”知识普及暨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旨在锻造一支能在危急时刻迅速反应、守护生命的“急救前哨”队伍,切实提升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能力。
开班仪式上,市红十字会郑超斌同志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她表示,党建引领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障。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而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一线公安民警在日常巡逻处理突发事件的概率较高,掌握急救技能意义尤为重大。正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了这次面向一线公安民警的急救技能培训。
培训现场,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团队从理论到实践层层推进培训教学。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剖析、讲授心搏骤停的后果与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原理。在随后的实操环节,助教老师一对一指导参训民警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实操练习,同时模拟实战情况下心肺复苏与AED的配合使用,帮助参训民警掌握心肺复苏的核心操作技能。
经过严格的实操技能与理论知识考核,168名民警通过考核,获得红十字会颁发的《红十字心肺复苏(CPR+AED)证书》。这不仅是对技能的认可,更是将“第一目击者”淬炼为街头随时响应的“急救前哨”的郑重认证。钦州市街巷之间,从此多了一支随时待命的专业应急救护力量。
这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民警应对突发性心搏骤停的实战能力,是我市构建“多方联动、全民参与”应急救护体系的重要一步。168名持证民警,共同织就了一张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生命守护网,为运河城公共安全体系注入新的守护力量。市红十字会将持续实施 红十字“救”在运河城项目,深化与公安部门的合作,推进全市公安系统全员培训持证,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守护生命的接力棒在运河城持续传递。